香港正版天线宝宝资料库兹涅佐夫海军旅长
“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级苏/俄
“基洛夫”级苏/俄
- 名称:“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级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 建造时间:1983年2月22日
- 下水时间:1985年12月5日
- 服役时间:1991年1月22日
- 满排吨位:50000吨以上
- 名称:“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
- 建造时间:上世纪80年代
- 下水时间:1977年
- 服役时间:1980年12月30日
- 满排吨位:10000-50000吨
“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原“第比利斯”号/“比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号)
“基洛夫”级
技术数据
- 编制:2,626人
- 舰长:304.5米
- 型宽:70米
- 满载排水量:58,500吨
- 续航距离:29节航速时3850英里,18节航速时8500英里
- 航速:30节
- 自持力:45天
技术数据
- 编制:727人
- 舰长:252米
- 型宽:28.5米
- 满载排水量:26,396吨
- 续航距离:14000海里/30节
- 航速:31节
武器装备
- (1) 导弹:反舰导弹——12部契洛米伊SS-N-19“舰毁”(3M-45)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平甲板安装);防空导弹——4部“牵牛星”SA-N-9“护手套”/“克里诺克”六联装垂直导弹发射系统;防空导弹/炮——8部“牵牛星”CADS-N-1“匕首/卡什坦”弹炮合一系统,每座安装双联30毫米“加特林”机炮和8枚SA-N-11“格里森”和“热闪/热点”火控雷达/光电指示系统;火炮——6门30毫米/65AK6306管舰炮;反潜火箭--2部RBU 12000反潜火箭发射装置;
(2)诱饵:10部PK10诱饵发射系统和4部PK2金属箔条发射装置;
(3) 固定翼飞机:18架苏霍伊苏-27K/苏-33“侧卫”D防空战斗机;4架苏-25UTG“蛙足”攻击机;
(4)直升机:15架卡莫夫卡-27PL“蜗牛”反潜直升机;2架卡莫夫卡-31RLD“蜗牛”直升机。
“库兹涅佐夫”号是苏联和俄罗斯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它以“基辅”级航空母舰为基础进行设计,但飞行甲板有了足够的长度,防卫能力也有了很大的加强。也是俄罗斯最新型的航空母舰,在苏联时期建造,原名苏联号、克里姆林宫号、布里兹涅夫号、第比利斯号,1991年服役时易名库兹涅佐夫号,舷号063。和其他俄制航空母舰一样,扣除舰载机仍有相当强大的战斗力量。现部署于北方舰队,是俄罗斯唯一一艘航空母舰。
武器装备
- (1)导弹:反舰导弹——20部契洛米伊SS-N-19“舰毁”(“花岗岩”)反舰导弹;防空导弹——12部SA-N-20“雷声”/“要塞”导弹垂直发射系统;2部SA-N一4“壁虎”防空导弹双联发射装置;2部SA-N-9“护手套”八联装垂直导弹发射系统;
(2)防空导弹/火炮:6座CADS-N-1“匕首/卡什坦”弹炮合一系统,每座安装双联30毫米“加特林”机炮和8枚SA-N-11“格里森”防空导弹;反潜导弹——诺瓦托尔SSN-15(“海星”)反潜导弹,由上层建筑上的固定式鱼雷发射管发射;
(3)火炮:2门130毫米/70双联装AK 130舰炮;
(4)鱼雷:10部533毫米(21英寸)鱼雷发射管(2部五联装);
(5)反潜火箭:1部RBU 12000 10管反潜火箭发射装置;2部RBU 1000 6管反潜火箭发射装置;
(6)诱饵:2部双联装PK 2150毫米干扰发射装置;拖曳式鱼雷诱饵发射装置。
俄罗斯"基洛夫"(Kirov)级重型导弹巡洋舰由位于彼得堡市的波罗的海造船厂建造。这是一艘巨大的核动力舰艇,是二战结束后世界上建造的最大的巡洋舰。基洛夫级可以称为“海上武库”,舰载几乎涵盖所有海上作战武器系统。提供舰队防空和反潜,与敌方大型水面舰艇交战,包括打击大型航空母舰的能力。
结构特点
典型的高大的平整舰首轮廓; 14度滑跃式甲板; 7度斜角式飞行甲板; 反舰导弹发射装置位于飞行甲板前端中心位置,上有平甲板覆盖; 斜角甲板左右舷分别装有防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 干舷高达16.5米; 高大的岛形上层建筑位于舰舯部右舷后方; 独特的圆柱状塔康“蛋糕架”雷达天线整流罩位于岛形上层建筑顶部烟囱前; 短小的栅式烟囱位于岛形上层建筑后方; 方形舰尾,平整的飞行甲板尾端位于其上。
结构特点研制历程使用情况型号演变
结构特点
高大的桅杆和烟囱一体式建筑位于舰中部,装有“顶对”3坐标对空搜索雷达天线; 倾斜上翘的舰首和具有坡度的舰桥,上层建筑后方有切入式甲板; 第二座桅杆和上层甲板建筑位于主桅后方,装有“顶板”对空/对海搜索雷达和“顶罩”火控雷达天线; 130毫米/70舰炮安装位置紧靠飞行甲板前方; CADS-N-1防空导弹/舰炮合一系统及“热闪”/“热点”火控雷达/光电指示装置位于SS-N-19导弹发射装置两侧的上升平台上;其余4座位于上层建筑后方。
研制历程
为了与美国海军全面抗衡,履行远洋作战使命,前苏联在八十年代初建成了二战后世界上最大的巡洋舰-"基洛夫"级,前苏联编号为1144型。该舰为前苏联首级采用核动力推进的水面战舰,满载排水量26,396吨,首次装备了VLS(即垂直发射)系统和大量导弹,并配有3架直升机,其吨位之大,火力之强,一度使各国海军为之震惊。该级舰装备各型导弹近500枚,是美国载弹量最大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的四倍。苏联海军从来未曾提出要它的后续舰方案。
使用情况
目前仅四号舰“彼得大帝”在役。
型号演变
“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包括了
- 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
首舰“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1980年12月30日服役。 - “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
第二艘“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1984年10月31日服役。 - “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
第三艘“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1988年12月30日服役。 - “彼得大帝”号
第四艘“彼得大帝”号1998年4月18日服役。
本文由天线宝宝发布于台海动态,转载请注明出处:香港正版天线宝宝资料库兹涅佐夫海军旅长
关键词: 天线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