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举行社区矫正对象“双证制”高中集中开班仪式
为推进社区矫正对象“学历技能双提升”工程,提高社区矫正对象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助力其顺利回归社会,3月10日上午,浙江开放大学海宁学院与海宁市司法局联合举行社区矫正对象“学历技能再提升、就业帮扶促共富”暨“双证制”高中集中开班仪式,第一期13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齐聚海宁学院报告厅参加仪式。嘉兴市社区矫正管理局局长甘海钟、浙江开放大学海宁学院院长俞田汉、海宁市司法局党委委员潘晓龙出席。
海宁学院俞田汉院长向全体学员介绍了学院的办学情况、办学宗旨和近年来取得的成绩,重点介绍了双证制成人教育以及本届双证制成人高中班的教学计划和课时安排等,并结合数字化改革背景,向新学员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主动学习。学员们要秉持“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熟练掌握培训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二是提高数字化应用水平,学会学习。熟悉“浙学网”、“潮学通”各个学习平台的使用说明,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技巧,顺利完成学业;三是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要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确保全面掌握技能知识。
甘海钟局长做开班动员讲话,围绕三个“新”提出本期培训目标并向学员提出了三点学习要求。
学技能、强素质、奔共富。社区矫正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学历低,缺少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因此进步难、就业难、生活难。为进一步落实开放大学体系办学单位参与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工作的要求,2022年,海宁学院(海宁市社区学院)与海宁市司法局签订教育帮扶合作协议,成立社区矫正人员教育帮扶基地。2023年,海宁学院发挥三级社区教育办学网络中的带动作用,与乡镇(街道)成校联动,发挥系统优势、资源优势和数字学习平台优势,提供“双证制”教育培训,为社区矫正学员提升学历层次、技能水平等搭建坚实有效平台,实现能力素质双提升。
本期“双证制高中”班是一项“学历技能再提升、就业帮扶促共富”工程,采用 “互联网+教育”、“学历+技能培训”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育模式,推出文化课网上学习、技能课线下培训的灵活便利的学习模式,让大家“愿学尽学、能学尽学、应学尽学”。在学员完成线上学习后,各乡镇(街道)成校将会结合自己的区域特色和班级学员的学习需求,精心安排一项实用技能,开展线下的理论和实操培训,培训结束后统一组织学员参加线下课程考试、实操技能培训、实操技能考核。
本项目教学有三个特点:一是学习内容丰富。五门课程(学员自主选择四门)由浙江开放大学教师团队开发,每门课程10学分,60个知识点微课;二是学习方式灵活。学员登录“在浙学”APP平台,进入“成人高中”模块,即可在线学习文化课程;三是考核方式科学。采用线上学习分(视频学习)+理论知识考核分+实践技能考核分,三项考核合格后才可获得证书。
开班仪式后,学院社教处李蓉老师介绍学习方法,指导如何注册、登录“在浙学”APP,以及线上学习的注意事项和具体要求。